什麼是繡眉?
刺青,又稱文身、紋身,是用有墨的針刺入皮膚底層而在皮膚上製造一些圖案或字眼。繡眉美容是一種化妝方式,是以類似刺青的方式讓化妝者具有持久化妝效果,常見的有紋眉、紋眼線、紋唇等,近年又有繡眉、柔眉等。此類型美容最大用處為讓一些沒時間化妝的女性節省化妝時間,另外一些眉毛較淡的人亦會以紋眉方式令自己眉毛看起來較濃密。不過,該美容方式不適合糖尿病或身染精神疾病之患者。
另一方面,絹繡其實就是一種美容手術,因此會要求操作者必須具備基本的醫學知識,並具有一定的美術方面技能。除此之外繡眉亦有可能造成局部腫脹、局部感染、暈色、過敏反應、疤痕形成後遺症。另外去除紋刺美容亦相當困難。
一、歷史源起
中國古代開始就有關於刺青的記載,《越絕書‧外傳本事》記載:「越王句踐,東垂海濱,夷狄文身。」;《墨子‧公孟》:「越王句踐,剪髮文身。」;《左傳‧哀公七年》則指出:「太伯……仲雍嗣之,斷髮文身,裸以為飾。」,意為剪頭髮和紋身,不穿衣服當成裝飾。先秦時代以來,黥刑就是在犯人臉上刺字,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就曾出現文身、鏤身、紮青、點青、雕青等文字,其他還有用刺青來作警示的例子,如岳母刺字的故事。但慢慢刺青已演變成個人裝飾的一種,例如在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至少就有三個身滿刺青的重要角色:花和尚魯智深、九紋龍史進與浪子燕青。部份的刑罰讓人對刺青產生負面的印象,但在許多文化中,刺青是一種社會階級與地位的象徵。
包括臺灣泰雅族和賽夏族在內,世界各地的原住民都有在面部刺青的傳統,古埃及更利用刺青來畫分社會地位,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註1的婦女流行在唇部紋上紅色,類似現代的紋唇、紋眉等永久性彩妝的美容方式。
法國人開始使用香精、香料和化妝品是始於十三世紀前後,主要是貴族社會。當時的宮廷裡,不僅女人樂施粉黛,而且男人也粉面紋唇。
二、東西方的差異及社會現象
在西方社會中,喜歡紋新奇圖案的人往往就會紋幾個不一定連貫的中文字,在香港則反而會紋印度文字,東方人也選擇英文字當作刺青圖案,在日本的愛好刺青者,有時是出自對刺青名師的崇拜,希望能在身上留下刺青師傅的作品,有些日本人喜好浮世繪等有民族代表性的刺青。
在某些群體中,刺青是一種勇氣的表現,刺青能得到同儕的認同,在黑社會幫派中,有時刺青普遍來說,也是入會考驗之一,因此給人刺青是與黑道中人掛鉤的印象;在現代香港幫派成員通常都在左臂上紋一條青龍,右臂上紋一隻白老虎,因而有「左青龍,右白虎」這句話來代表黑社會份子。
隨著社會風氣的開放與身體展現的文化興起,大家逐漸能接受身體的表現型式,愛好刺青者會組成聯誼社團,定期舉行展覽會,將刺青圖案當作藝術品,有名的刺青師傅也被視為藝術家,社會學者或人類學者也會以流行的角度來研究這種帶有暴力色彩的流行文化。